近日,云南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正式投產運營,云南加速打造“中國綠色鋁谷”邁出關鍵一步。園區全面投產后將推動全省電解鋁運行產能從581萬噸提升至650萬噸,躍居全國第二,標志著云南綠色鋁產業在邁向高端化、綠色化發展的進程中取得重要突破。園區建設過程中,云南建投集團高效完成8000余畝場平工程與內外16公里道路施工任務,助力園區順利投產。
云南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是云南省“綠電+先進制造業”產業布局的重點項目,以“綠色、低碳、循環、智能”為定位,瞄準打造國內鋁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標桿,建成后預計年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云南建投集團承建土石方工程,抗滑樁、邊坡防護工程、盲排系統工程、道路工程等,2022年9月11日進場開工,2023年12月30日場平工程完工,目前正配合業主單位開展道路建設、綠化建設、生態恢復等配套施工。
迎戰荒山 搶出建設加速度
云南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在2022年9月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比常規流程縮短5個月。面對溝壑縱橫、高低落差達165米的山地,數千名建設者與2400余臺機械設備合力打響攻堅戰。項目建設打破常規,在土方開挖、填筑、強夯等關鍵工序實行“白+夜”雙班滿負荷作業。管理人員晝夜輪值指揮調度,施工隊伍交替攻堅,確保“人休機不停”。
59天內,項目突擊完成2314萬方挖填和220余萬平方米分層回填強夯,2萬噸炸藥精準爆破,創造了單日完成100萬立方米挖填運轉的紀錄,生動詮釋了大兵團高效協同的云南建投速度。
高效協同 凝聚管理強合力
走進項目中樞調度中心,3.5平方米電子屏顯示的是施工現場5臺45倍球型AR鷹眼傳輸回來的實時場景,畫面中不斷翻新的機械投入數量、工程量數據,為資源調度和精準決策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依據。
該項目將8000余畝區域科學劃分為3個大區,每個大區再細分為4-6個單元,實行網格化管理,責任落實到人。通過不同顏色標記區域進度的“色塊管理法”動態監控,及時傳遞掌握現場進展,實時調配人、機、料資源,項目建設高效銜接。
項目建設期間,云南建投集團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幫助當地農民工轉型為產業工人。項目投產后,將吸引大量技術及管理人員扎根瀘西,并帶動周邊機械租賃、物流運輸、商業服務等配套產業蓬勃發展,助力滇東南地區實現“興業留人”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創新 筑牢質量硬根基
區別于傳統認知中缺乏技術含量的土石方工程,云南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施工現場,每一寸場地都烙著技術運用的印記。
126臺強夯機全部安裝UDS智能管理系統,實時監測夯擊能量,一旦低于標準立即報警并鎖定操作,每完成一個夯點,自動生成包含時間、坐標、沉降量的電子檔案,實現質量全過程可追溯、可倒查,項目強夯施工一次性驗收全部合格。
小小的混凝土試塊也有著二次創新的精細運用,試塊制作、養護全程影像追蹤,質量管控更加全面精準,該成果獲國家級QC認證并在云南建投集團推廣。項目依托1項國家級工法、5項省級科學技術獎、8項專利的鉆研、改良與運用,質量和效益得到有力提升。
場平工程創新采用分區、分臺、分層交替回填強夯技術,最大化利用場內土石方平衡,11.74公里盲排系統如地下血管,將滲水收集用于降塵和植被養護,32臺灑水車組成“防塵天網”,使PM2.5濃度較傳統工地降低40%,相較于傳統工藝,施工期間實現了減少碳排放12萬噸,綠色施工理念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
強夯機的轟鳴漸次平息,云南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廠房建設如火如荼,渣土車的轍印被綠化植被覆蓋,一幅工業與自然共生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圖紙到實景的高效推進,云南建投集團積極為全省做強做優做大園區經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