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上海氣候周執委會前往徐匯區,訪問上海兒童基金會“為愛前行”專項基金。雙方圍繞“公益實踐創新與氣候治理體系建設“展開深入交流,在特殊兒童藝術賦能、低碳教育場景開發等領域形成合作共識,助力于推動公益事業與氣候治理、教育、美學等融合發展。
01 為愛前行
“為愛前行”專項基金負責人孫穎介紹,項目聚焦親子社會實踐公益與中華母親文化傳播,構建“科技啟蒙+生命教育+特殊關愛”體系:通過線上課程服務家庭,“薪火相傳科技強國”計劃累計開展院士訪談等活動20余場,太空種子項目覆蓋全市50余所學校。針對特殊兒童群體,基金舉辦“星芒計劃”云端畫展及慈善拍賣會,通過AI技術活化畫作開發文創衍生品,同步推出“公益角”企業ESG服務方案,為商業主體提供社會責任實踐解決方案。該模式既為特殊兒童提供藝術賦能平臺,也推動公益與氣候行動融合發展。
02 上海氣候周分享
上海氣候周執委會聯席主任鄒榮,今天團隊拜訪學習非常感動,也受益匪淺。氣候周以“中國行動、亞洲聲音、世界標準”為愿景,積極與社會各界探索公益與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比如“一平米氣候公園”可與“為愛前行”合作開發特殊兒童藝術衍生品,打造“公益+氣候”場景,同時團隊孵化的有關科技項目,未來將依托“為愛前行”資源網絡推廣至更多公益場景。
03 氣候教育創新
UNITAR繁榮聯盟(上海)秘書處副秘書長、上海氣候周氣候教育公園板塊負責人汪喆詳細介紹“氣候教育公園”落地模式,該體系以“基地+顆粒+公民”為框架:在上海松江等試點區域引入新技術形成“低碳科技+研學體驗”標準化模板,開發覆蓋“衣食住行用”的低碳課程體系并聯合企業開展新能源參訪等活動,搭建數字化平臺記錄低碳行為積分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通過“打卡-兌換-研學”模式實現流量轉化,未來將與“為愛前行”共享企業資源庫,探索公益與氣候教育融合路徑。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