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長寧區政府城市更新和低碳項目管理中心主任冒勤,上海氣候周執行委員會聯席主任鄒榮、戰略與設計中心執行總干事朱鵬揚,氣候美學公園主要運營負責人朱懿一行,到訪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與學院院長孫捷教授、胡杰明副教授等展開專題交流。
對話聚焦可持續消費、時尚設計、ESG發展和氣候美學等議題,凝聚政府、院校、社會組織及企業等多方智慧,為推動長寧乃至上海打造具全球影響力可持續時尚生活產業國際平臺展開了跨界思維碰撞。
01 跨界聯動:從理念碰撞到實踐落地的多維探索
本次交流聚焦三個主要方向:
虹橋可持續發展示范空間:圍繞業態更新、綠色運營模式優化,探索商業空間與可持續消費產業融合的突圍路徑,打造亞洲可持續時尚與消費地標;
可持續時尚設計:結合東華大學在時尚設計領域的科研及學科優勢,以及鏈動全球的設計教育及創新網絡,推動時尚及可持續設計的創新基地建設;
氣候美學公園共建:將氣候教育、藝術美學與產業發展結合,打造兼具科技與人文價值的氣候公園之消費標桿。
鄒榮主任在交流中強調:“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產業鏈的協同推進,時尚產業作為‘可持續消費’的關鍵場景,其綠色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02 聚焦ESG:塑造可持續消費產業發展新范式
與會各方就ESG(環境、社會、治理)在消費與時尚領域的實踐展開探討:
環境維度:從設計、生產到回收,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管理;
社會維度:推動可持續消費、時尚產業與城市共融發展;
治理維度:建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標準,引導產業升級。
孫捷院長在交流中表示:“東華大學將依托學科在國內的引領優勢,在可持續設計、時尚教育、全球創新網絡等領域與各方展開深度合作,為可持續消費及時尚行業輸送創新項目及人才資源。”
03 戰略布局:聯動建設可持續消費創新性功能平臺
對話各方達成初步共識:擬整合政府資源、社會組織與高校科研力量,推動設立相關具有國際專業水準研究院(所)或實驗室。平臺擬聚焦三大職能:
前沿研究:開展可持續消費領域的趨勢分析、技術標準制定,智力賦能長寧可持續消費產業發展;
產業孵化:加速可持續消費行業的技術創新與轉化,培育綠色消費類企業,形成產業集聚;
合作交流:搭建全球可持續消費與時尚產業的合作網絡,輸出“中國方案”。
通過聚焦可持續消費領域的前沿研究及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可持續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機制,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 “上海智慧”。冒勤主任交流指出:“長寧區擬推動相關試點實踐場景,聯動其它功能載體,推動‘產學研用金’一體化融合賦能可持續消費產業的深化發展。”
上海氣候周將攜海內外資源持續助力推動相關具體合作事務。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