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2025年4月21日
上海氣候周2025·開幕式
在世博文化公園溫室花園成功舉辦
這場備受矚目的綠色盛會匯聚了國內外眾多精英
為推動氣候行動與綠色低碳發展
搭建了高端交流平臺
開幕儀式上
新加坡曹寶記(TPC)集團主席、音昱創始人
曹慰德先生
從百年華商視角闡釋可持續商業轉型路徑
On April 21, 2025, The Shanghai Climate Week 2025 · Opening Ceremony was grandly opened at the Greenhouse Garden, Expo Cultural Park.
A grand green event gather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lites thus kicked off.
At the forum, Chavalit Frederick Tsao Chairman of TPC (Tsao Pao Chee) Group and Founder of OCTAVE
explained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entury-old Chinese merchant.
簡介:
曹慰德 Chavalit Frederick Tsao
1、曹慰德是曹寶記(TPC)第四代掌門人,曹寶記(TPC)是曹氏家族于 19 世紀末期的清朝創立的品牌,已擁有超過 120 年跨越四代的傳承歷史。曹慰德出生成長于中國香港,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畢業后,于 20 歲時加入了家族企業,并于 37 歲時接管了家族企業。他亦曾任國際干散貨船東協會(Intercargo)的主席,通過搭建創新平臺促進海事領域內的合作。
2、曹寶記(TPC)集團秉持“造福生命福祉,同時創造財富”的品牌使命,曹寶記(TPC)是一家以使命引領的跨國集團公司。始創于19世紀末期的中國上海,歷經四代人120年的傳承,曹寶記(TPC)已發展成為音昱集團、萬邦工業集團及一系列非盈利組織構成的善經濟生態系統。曹寶記(TPC)集團依托中國和新加坡兩個核心市場,目前已在15個國家開展業務布局。
3、音昱OCTAVE是擁有120年歷史的家族企業曹寶記(TPC)旗下的大健康品牌,專注于通過意識進化、家庭關系、組織發展、數字化變革等生命課程體系研發,以整合康養中心和多地幸福社區為支持系統,推動新商業、新文化、新經濟的構建布局影響力投資和可持續發展。
精彩發言 Fabulous Speech
曹慰德先生在發言中表示:與會分享的嘉賓提到的諸多行動,都是針對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的,當大家談及目標時,也需看到目標的背后需要有一個支撐體系。曹寶記(TPC)集團是一個從清朝發展至今的家族企業,1948年出海,1979年改革開放時回家,雖然曹寶記總部在新加坡,但對于可持續發展的理解,我們認為可以從中國文化體系的角度去詮釋。
中國文化如何理解氣候的變化?從《道德經》來看,人是有責任的。 “道雖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但我們人類不僅沒有厚德載物,反而用“貪嗔癡”把自然環境破壞,所以氣候的變,是“天”變的一個相。我們也看到,天災人禍正在變得越來越厲害,前幾年的疫情,正是“道”在喚醒我們。
在變化的過程中,我們商人負有特別的責任。因為商人是推動市場經濟的,而市場經濟的背后是貪嗔癡在推動的。我們要去反思自己應該去走什么樣的道路,商人需要拿起責任,做三方合作,改變經濟體系。商人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一定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去推動這個轉變。
中國推廣可持續發展有中國人的方式,目標是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不僅面臨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全球化的挑戰,還有用技術參與新文明、新時代創造的挑戰。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希望可以幸福和快樂,所以人類的一體化是有機會的,“天人合一,和諧萬邦,和而不同,人心和善”,在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是人和的工作,我們要把信心做出來,去創造新的幸福快樂的經濟。2012年聯合國也同樣提出了幸福快樂經濟的概念和轉型的必要性。
我們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也有一個體系論,首先就是變革理論。如果對變的本質不了解,對于變的方向不了解,是無法做到內外統一的,只有我們破除Greenwashing(漂綠行為),以正確的發心,并且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其中的本質是倫理道德的問題,所以儒家的《大學》體系是非常有用的。
我手上的這本《Impact Investing》是我前段時間參加達沃斯時發布出來的,中文版會在今年年底出版。這本書不僅是講中國路,中國怎么做持續發展,一個國家怎么做影響力投資,也講到現代管理體系的轉型,個人和組織的轉型,架構和文化的轉型。中國文化的新興,包括了每一個機構文化的轉型,因為不轉型做不了,不轉型做不好。
我們的家族企業有三種基金,包括服務社會的企業基金,投資和服務家族的家族基金,以及服務人類的慈善基金。現在的這個體系,落在家族結構上要一體化,我們用了三個不同的團隊,在三個不同的領域打組合拳。組合是一體化的過程,是管理的目的,是這個時代必須要做的事情。我相信只有一起做,才能有真正的影響力。所以我呼吁所有的機構,先從自己開始,從發心開始,去做這個事情,才不會走上Greenwashing的路。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