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牽動整個全球能源行業的仲裁案已正式落下帷幕。
在這背后,是埃克森美孚、中海油,與赫斯(以及它背后的雪佛龍)爭奪一處儲量價值高達1萬億美元的巨型油田所有權。
這場持續20多個月的“世紀仲裁”以國際商會專家組支持雪佛龍和赫斯的立場告終,裁決認定:主張優先購買權的原股東方埃克森美孚、中國海油在仲裁中落敗;赫斯公司及其并購買家雪佛龍則贏得了交易。
這意味著雪佛龍代替赫斯,獲得了圭亞那Stabroek油田30%的權益。該油田的作業者為美國第一大油氣生產商埃克森美孚,其持有該油田45%權益。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石油公司中海油集團持有該油田25%權益。
7月18日,同為美國能源巨頭的埃克森美孚及其競對雪佛龍同時透露了糾紛裁決結果。
埃克森美孚在聲明中回應稱:“不認同國際商會仲裁院(ICC)的解釋,但尊重仲裁及爭議解決程序。”但與此同時,埃克森美孚表示歡迎雪佛龍加入該項目,并期待各方在圭亞那繼續實現行業領先的業績,共創價值。
雪佛龍稱,此前所有必要的成交條件均已滿足,在巴黎國際商會做出裁決后不久,公司已經完成對赫斯公司的收購。赫斯前首席執行官約翰·赫斯在聲明中表示:“雪佛龍與赫斯的戰略性合并,將打造一家面向未來的頂級能源公司。”
中海油投資者關系處相關負責人7月21日對《財經》表示:“中國海油一向秉持依法合規的經營理念。很遺憾ICC仲裁結果未支持我方主張。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與合作伙伴致力于安全、經濟地開發Stabroek區塊油氣資源,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圖說:雪佛龍贏得對埃克森美孚的重大法律訴訟
來源:Fortune
01 能源巨頭們在爭什么?
各方爭奪的焦點是圭亞那斯塔布魯克(Stabroek)油田的30%股份權利,此前這些股票由美國赫斯能源公司所有。
油氣開發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圭亞那近年來油氣高產主要源自埃克森美孚、赫斯和中海油此前的聯合風險勘探。2015年,這三家公司組成的勘探聯合體拉開Stabroek油田開發的序幕,正式投產后該油田為三家公司貢獻了巨大的產量和收益。
但事情在全球油氣上游資源加速整合的2023年出現了變化。當年10月23日,雪佛龍在10月23日宣布以全股票的方式收購赫斯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5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3億元),包括債務在內的總對價為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06億元),躋身史上前五大油氣超級并購案例。
而不到兩周前,埃克森美孚剛表示將以約 600 億美元收購先鋒自然資源公司。雪佛龍當時稱,收購赫斯將使其獲得圭亞那的一個大型油田,以及北達科他州巴肯組的頁巖資產。
赫斯公司的核心資產正是圭亞那Stabroek油田。赫斯董事長約翰·赫斯將圭亞那的石油發現譽為“過去十年全球最大的石油發現”, 該項目占地660萬英畝,擁有110億桶原油儲量,未來還有望進一步上升。
圖說:圭亞那Stabroek油田位置圖
來源:BOE
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預測,埃克森美孚及其合作伙伴未來15年里將從圭亞那油田的油氣銷售中獲得1820億美元利潤。與此同時,圭亞那政府預計將獲得超過1900億美元的收入。
伍德麥肯茲分析師路易斯·哈尤姆表示,圭亞那油田是全球最具價值的油氣項目之一。其開發速度創下紀錄,能以每桶不到30美元的盈虧平衡價生產碳排放相對較低的石油,使得該項目利潤極其豐厚。
雪佛龍通過這一超級大并購,目標是彌補自身深海資源不足的缺點。當時雪佛龍強調,此次收購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快的增長和更豐厚的回報。根據聲明,雪佛龍預計,此次收購將連續五年提高其產量和自由現金流增長率。
事實上,Stabroek油田自2019年投產以來增產迅速,2024年產量就同比增超六成至64.5萬桶/日。
中海油2024年報稱,圭亞那Stabroek區塊取得積極進展,獲得億噸級新發現Bluefin,進一步擴大區塊東南部儲量規模,總產量將增長至130萬桶/天(2024年底日產約為60萬桶),產能將達到170萬桶/天。2024年中海油海外油氣凈產量同比增長10.8%,主要得益于圭亞那項目的增產。
埃克森美孚在2025年6月發布的報告則顯示,圭亞那項目在2024年給各家股東帶來的利潤增速都超過六成;其中埃克森美孚獲得的總利潤(Total comprehensive income)為9951.4億圭亞那幣(約合46億美元);赫斯公司與中國海油對應獲得31億美元、25億美元。
圖說:圭亞那Stabroek區塊石油產量
來源:路透社
02 漫漫仲裁路
對于這個利潤極其豐厚油田的股權歸屬,老股東們坐不住了。交易公布不久之后的2024年年初,擁有45%權益的作業者埃克森美孚最先提出仲裁申請,緊接著是赫斯公司,擁有另外25%權益的中國海油則在當年3月15日提起仲裁。
起初,埃克森美孚在1999年獲得Stabroek區塊100%權益;2013年2月中國海油以194億美元(包括債務)完成收購尼克森,借此進入Stabroek區塊,擁有25%權益;赫斯公司則在2014年獲得該區塊30%權益。
埃克森美孚與中國海油主張,它們作為老股東,在Stabroek區塊《聯合經營協議》(Joint Operating Agreement,下稱JOA協議)約定,任何一方轉讓Stabroek油田的股份,其他合作方有權優先出價購買。
而雪佛龍和赫斯方認為,JOA的優先購買權只適用于資產直接轉讓,不包括公司合并,不涵蓋整間公司被并購的情況。因此針對赫斯的爭議核心在于,在上層公司控股權發生變化時,JOA協議的合作伙伴能否在底層資產行使優先購買權。
圖說:Stabroek區塊勘探現場
來源:赫斯能源
根據交易協議,赫斯公司將與雪佛龍的直接全資子公司Yankee Merger Sub合并,由此作為雪佛龍的直接全資子公司存續。因此,從雪佛龍和赫斯公司角度理解,雖上層公司發生了資產控股權的變化,但赫斯公司存續,資產控股權仍在赫斯公司手中、未有變化。
但在埃克森美孚與中海油看來,母公司層面的控股權變化,會觸發JOA協議下埃克森美孚和中海油在資產層面的優先購買權。于是各方圍繞著Stabroek油氣資產這個“香餑餑”開始了博弈。
各案合并后在倫敦開審。2025年5月26日,國際商會(ICC)仲裁庭舉行庭審聽證。當時據接近仲裁過程的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本案的關鍵可能在于對合資協議中優先購買權相關條款的個別措辭解讀。
7月初,裁決草稿送國際商會審查;7月18日做出最終裁決,仲裁庭認為,優先購買權不適用于公司合并,因交易未觸發“控制權變更”或資產直接出售。赫斯勝訴,埃克森美孚和中海油敗訴。國際商會仲裁庭最終支持了雪佛龍和赫斯的訴求。
03 影響幾何?
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對美國最大石油公司之間這場曠日持久的爭端終于結束感到欣慰。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在給投資者的報告中寫道:“我想現在我們知道了,可以把這出肥皂劇拋在腦后了。”
當前,特朗普政府正在通過取消監管、給予化石燃料公司更多稅收減免以及提高開發風能和太陽能等替代能源的成本來迎合它們。
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他更希望石油價格低廉。 截至7月18日,美國主要油價穩定在每桶 67 美元左右,比特朗普上任前的價格低了約 10 美元,這也給油氣巨頭們帶來了利潤壓力。
在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面臨困境的時期,收購赫斯將為雪佛龍帶來發展動力。機構Hedgeye風險管理部門董事總經理費爾南多·瓦萊表示,通過獲取圭亞那油氣資源,雪佛龍可彌補除二疊紀盆地外投資組合的不足,縮小與埃克森美孚的差距。
“這一結果不僅對雪佛龍有利,對整個行業也有利,” 雪佛龍首席執行官(CEO)邁克·沃斯(Mike Wirth)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爭奪赫斯在圭亞那的股份已超過一年,雪佛龍損失慘重。這場爭斗讓這家規模較小的石油巨頭陷入困境,無法完成對赫斯的交易,也無法繼續前進。
圖說:宣布收購赫斯以來,雪佛龍與埃克森美孚股價走勢
來源:路透社
這一期間,雪佛龍股價遭受重創,自2023年10月宣布收購赫斯以來,截至7月17日,股價已下跌約9%。而埃克森美孚的股價在此期間上漲不到1%,因此損失相對較小。7月18日,仲裁結果公布當天,雪佛龍股價收盤下跌約1%。埃克森美孚股價下跌3.5%。
雪佛龍目前正在實施成本削減計劃,預計將裁員15%至20%。這還不包括從赫斯公司獲得的員工。隨著與赫斯的交易現已完成,雪佛龍表示,預計到 2025 年底將實現 10 億美元的運行成本協同效應,并將由于兩家公司之間的角色重疊而裁員。
對于中海油的影響,聯合能源集團總法律顧問、副總裁張偉華表示,雖然埃克森美孚和中海油仲裁失敗,多了雪佛龍這個強勢新伙伴,合作可能更復雜,但埃克森美孚和中海油在該油田的權益照舊,業務沒影響。在另一方面來說,雪佛龍還可以分擔埃克森美孚的政治壓力,也不算壞事。
不過這一仲裁的達成也意味著Stabroek區塊將進入加速開發階段,這對于全球綠色轉型來說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據 InfoAmazonia 新聞網站報道,該區塊的總排放潛力為 40 億噸二氧化碳,約為全球人為排放量(包括森林砍伐)的十分之一。
此前,埃克森美孚預測,到2050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將與當前水平相同,甚至略高,這意味著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目標可能會非常困難。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