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部委發布通知,在數據中心等領域開啟強制綠電綠證交易。而放眼全球,AI人工智能的普及正在引發數據中心領域的能源革命!為推動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建設光伏儲能系統、提高綠色能源應用率成為主流發展趨勢。這也意味著,儲能在智算領域的風口已至!
7月23日,德賽電池在湖南長沙召開先知“芯”覺·全程守護為主題的主動安全電芯·系統量產全球發布會,重磅推出數據中心領域專用電芯及系統解決方案,護航全球智算高質量發展!
“主動”升級,迎戰儲能安全強制國標!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吳曉輝指出,未來數據中心正在呈現電力依賴性高、成本高、能耗高等痛點。其中,隨著UPS領域傳統鉛酸電池逐步被鋰電池取代,數據中心設備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視。
如果說供電安全是影響數據服務的主要命脈,而以鋰電池為基礎的UPS則是影響數據中心運行穩定性的血液之源。一旦鋰電池發生熱失控或失火故障,數據中心所服務的行業將因此遭受重大打擊。
近年來,包括韓國Naver、美國Google、新加坡阿里云,以及馬斯克持有的全球最大社交平臺“X”,都未能抵擋數據中心失火所導致的“服務中斷”甚至財產損失。頻發的事故也印證一個嚴酷事實,一旦數據中心供電系統失穩,當今的“智能化”生活將回歸“原生態”——通訊失聯、交通失序、金融交易也會徹底停擺。
“當前行業對電芯的熱失控監測往往只能在事故發生時或事故發生后才能捕獲故障信號并觸發應對措施,監測信號存在很大的滯后性?!钡沦愲姵匮芯吭涸洪L榮強表示。
作為全球鋰電池市場主要開拓者,德賽電池面向“AI算力時代”主動出擊,面向全球重磅宣布其自主研發的主動安全AI電芯·系統正式量產,以多重安全防護手段助力儲能行業長期穩定發展。
如何保證輸出信號、數據的長期穩定,也是實現主動安全技術的關鍵之一。從長期的實驗分析與數據積累來看,電芯熱失控失火的根源,是電芯內部副反應產生氣體所導致內部壓力及溫度的上升。
基于AI電芯,德賽電池在行業內首次開發并集成了“電壓、內部溫度、內部氣壓”三大核心數據的BMS,內部則搭載了德賽電池開發的電解質耐受的新型傳感器,可以在電芯內部準確、可靠的敏銳捕捉溫壓變化信號,實現對單體電芯級內部數據的實時監控并零延遲傳輸。BMS則能夠綜合評估每顆電芯的內部溫度和氣壓的細微變化,識別出有“疲勞”趨勢或處于“亞健康”狀態的電芯,并主動、提前地進行精細化均衡。
EMS則會基于云端下發的AI算法和本地BMS上傳的實時內部數據,智能調節液冷系統功率,進行策略的動態優化,同時優化充放電窗口,增強儲能電站運營效率和盈利水平。
基于這套貫穿“電芯-模組-電池簇-系統”的全鏈路防護架構,德賽電池最終可以將電池的循環壽命延長高達15%,將析鋰和微短路等內部結構性風險的預警時間提前至30天以上。
而正如德賽智儲研究院總監閆垚峰所說:“數據經過BMS的采集和EMS的整合,最終匯聚于我們的云平臺。云平臺的建立,將徹底改變儲能安全管理的‘游戲規則’。 ”
目前,這一主動安全技術成果,已經通過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和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技術鑒定,并在發布會現場頒發鑒定證書。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8月1日,我國首部儲能系統用鋰電池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4240-2024將正式開始實施,這也標志著我國對儲能電池安全要求全面升級。其中電芯層面新增了關于振動、加速度沖擊、重物沖擊、淺刺、強制放電等安全測試要求,模組層面更增加了熱失控后 24小時不蔓延、無外部火焰、外殼不破裂的高標準要求。
而在其主動安全等技術支撐下,德賽電池此次發布的產品已經順利通過測試認證。在發布會上,工信部鋰離子電池及類似產品標準工作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冉冉為德賽電池現場頒發了通過測評的榮譽證書,標志著德賽電池率先成為國內首批通過獲得新國標認證的企業之一。
源網荷儲,破解數據中心能耗!
近兩年,AI人工智能技術席卷全球,直接引爆業界對于數據中心“能源危機”的擔憂。據相關測算顯示,計算機每計算一次的耗電量約為,而以ChatGPT為例,AI每次調用耗電量約2.9瓦時,當AI全面走進日常工作生活、其耗電量將是傳統照明的360倍。有報告預測顯示,隨著人工智能、云技術的發展,我國數據中心用電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占比將從2022年的3%提升至5%以上,全球數據中心用電占比將提升至3%。
與此同時,AI也將帶動數據中心服務器供電功耗大幅上漲,較傳統普通服務器提升3-5倍,而電力費用已在數據中心運營成本中占比高達56.7%,已成為該領域的最大開支。而為了充分保障數據中心穩定運行,業內大多采用了兩套UPS的雙保險解決方案,然而實際利用率并不高,這種冗余設計又令運行成本進一步提升。
隨著數據中心單體機柜功率密度向30kW以上演進,高功率鋰電池柜已從可選方案變為關鍵基礎設施。為此,德賽電池此次隆重推出了鋰電UPS系統LPC2.0及數據中心專用的86Ah高倍率電芯和系統解決方案。
據德賽電池高級產品經理周麗美介紹,這款專為超大功率UPS短延時大功率放電需求定制研發的磷酸鐵鋰方形鋁殼電芯,最大放電倍率高達8C,兼具放電功率大、放電溫升小的優異特性。而基于這款電芯打造的全新一代鋰電UPS系統LPC 2.0,單機功率可達320kW,可以滿足最大單體量300KVA的10mins以內的備電需求,突破了傳統UPS無法支撐大功率放電的瓶頸。而高功率的鋰電池柜除了作為備電系統外,還可以作為儲能系統推動新能源消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還可以參與削峰填谷和需求響應等電力市場以獲取額外收益。進一步提升了系統投資經濟性。
在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其實很多國家地區電力基礎設施不堪一擊,一旦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能力受到天氣影響,區域供電系統將失穩則可能引發大面積停電事故,繼而會導致社交通訊、交通調度、金融交易等一切以數據為核心服務的行業全面“癱瘓”。
德賽電池張文良指出,“面對上述挑戰,‘光伏+儲能’將成為數據中心用電的終極解決方案?!睘榇?,德賽電池此次也重磅推出了源網荷儲方案策略,通過深度融合清潔能源與高效儲能技術,實現了能源成本與環境效益的雙重突破。張文良表示,光儲系統度電成本(LOCE)可低至約0.25元/KWh,這意味著在電價高峰時段,數據中心的用電成本可銳減79%,徹底解決數據中心高耗能高用電成本的核心痛點。
為了進一步打通源網荷儲產品在綠色算力領域的應用,德賽電池在發布會現場與深圳聞儲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儲能集團有限公司、中能建儲能科技(武漢)有限公司、中國外貿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羅馬尼亞VOLTIKA Group、浙江金義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各方將深度融合技術研發、產品創新、渠道資源,聯手共啟數據中心安全綠色發展新階段。
而出于對德賽電池主動安全AI電芯·系統的技術認可,羅馬尼亞Voltika公司與德賽電池現場簽署了1GWh意向采購協議,雙方將圍繞儲能生產制造、產品技術應用、市場商業生態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開拓全球儲能市場,其中德賽電池將為Voltika Group全球儲能項目供應1GWh自主研發的主動安全AI電芯·系統產品。
當前,德賽電池已經在儲能領域構建起從電芯、模組、電池PACK到集裝箱儲能系統的全產業鏈一站式解決能力,可提供BMS/EMS設計、集成及測試等一站式服務,并在國內及海外建有多個制造基地,總產能突破 25GWh。而此次全新推出的AI電芯及系統,標志著德賽電池用AI開辟了儲能市場新臺階!
面向全球各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德賽電池向數據中心、智算領域發起了新挑戰,為其儲能的全球化戰略開啟新征程!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